应对新常态 打造大物流
时间: 2014-12-09 来源: http://info.10000link.com/newsdetail.aspx?doc=2014120990023
(2014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表明,我国物流业将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寻找战略突破口,培育竞争新优势,全面打造物流“升级版”,以为促进我市物流业转型发展,市交通运输局主动适应“新常态”,将“打造大物流”作为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多举措推动行业向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12月4日下午4时许,当记者来到安徽通化物流有限公司的监控室时,墙上的大屏幕正实时显示着各装载区的画面,只见画面中不时有大货车在装满货物后离开装载区驶向目的地。工作人员指着其中一个监控点的画面告诉记者,这里主要是装载要运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钛白粉。按照市交通运输局的要求,公司所有的货运客运车辆上都装有卫星定位系统,通过监控平台不仅可以对装载作业现场进行实时监控,还可以了解车辆在运输途中的行驶情况,一旦车辆有违规违章行为,系统立刻就会向监控人员发出警报,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大有改观。目前,该公司已拥有了一套安全、可靠、高效、优质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业务流程实行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能够提供完善的综合物流服务。今年1至11月,该公司货物运输量达890多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085亿元。今年10月份,公司还在中国国际物流节上获得“2014最具社会责任物流企业”荣誉称号。
“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比较发达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高效运作的物流信息平台是物流行业发展的三驾马车。”市交通运输局物流办副主任高永军告诉记者。2014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物流办以“三驾马车”为着力点,“多式联运、区域分拨、国际物流、城乡配送”为突破口,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建设力度,大力发展铜和化工等特色产业物流,积极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力争将铜陵打造成全国新兴物流节点城市、皖中南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全国铜拆解业基地。
为了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市交通运输局大力推进路网和物流园区项目建设。“今年以来,我们加强了路网建设,分别对沿江公路铜陵段一级路改建工程、朱永路一级路工程、站前路和站前广场工程、长江公铁大桥连接线工程以及铜南宣高速公路等多条道路展开施工,公铁水集疏运体系框架正在加快形成。”高永军介绍道。与此同时,铜陵广物国际有色金属物流园、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铜冠物流有限公司甩挂运输试点项目、新兴际华铜陵东港物流园项目、皖中南快速消费品配送中心等一批物流园区项目正在建设中,部分项目已经投入使用。
市交通运输局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快物流市场主体培育,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在招商引资方面,积极开展专线招商、精准招商,抓住参与粤、苏、皖、赣四省物流大通道规划建设的契机,与有实力的物流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在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引领我市第三方物流做大做强方面,通过改造提升传统物流企业,积极引导物流公司开展主辅业务剥离工作,组建专业物流公司。同时,鼓励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物流企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争创A级物流企业。
为了构建高效运作的物流信息平台,市交通运输局启动了物流信息化试点工程。通过实施物流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提升和完善我市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EFID射频识别码、GPS实时监控等新技术在共同配送工作中的应用。
今年10月,鸿越物流引进华南城乾龙物流集团公司,积极开展物联网技术,并在内部推广射频识别码技术。目前全市总质量12吨以上的旅游客运、班线客运及危险品车辆已经全部完成安装北斗导航系统及卫星定位系统。
通过“三驾马车”的助推,今年我市物流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10月份,我市物流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上缴交通运输业税收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截至11月18日,我市新增8吨以上货车数量606台,货运量2609万吨,同比增长13.4%;货运周转量193854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5.1%;新增过亿元企业2家、过千万元企业3家。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坚持‘应对新常态、打造大物流’的总体思路,对全市物流企业进行整体引导、整合。”谈到今后我市物流业发展的方向,市交通运输局常务副局长任超充满信心地说,“瞄准国内一流物流企业,抓住新机遇,实现新跨越,推动我市物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本文由INFO.10000link.COM转载,并不代表万联网观点
文章来自: 万联网(info.10000link.com) 详文参考:http://info.10000link.com/newsdetail.aspx?doc=2014120990023